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产品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第四系列
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 第三系列 第四系列 第五系列 第六系列

人文青岛特别策划变与不变:大集上那些百年未消失的摊贩有图有真相

时间:2025-08-25 19:04:03
更多
  

  符号,富含深意,一个城市有许许多多特有的符号,既有街道、河流、建筑等凝固的符号,也有声音、民俗、文化等无形的符号。这些街头的老行当,曾经充斥在市井中,成为城市的变奏曲:“拿头发换针!——”“锔锅锔碗锔大缸——”“打铅壶、锡壶——”“换盆底——”……这些声音响彻大街小巷,伴随着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尤其是锔锅瓷器大缸,以前青岛的自来水不普及,人们吃水主要靠储水的大缸,为此还产生了以此为业的“专业村”,像现在李沧区的晓翁社区,以前叫小瓮头,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以烧窑小瓮而得名。缸坏了漏水了,就需要补一补,便把锔大缸的师傅叫过来,经其一捣腾,很快就补好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行当不再有市场,人们纷纷转行。

  早在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画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上,就反映了 “家大口堂”药店,经营兑药生意的画面,这家店门前招牌上大书“本堂法制应症药剂”几个大字,店内有两个人站柜台外,门前停着一辆车,一个人从车上搬运药材。由清代画院本上还可见到“人参,本堂葵兑川广地道药材”等。可见,宋代药店除卖药外,还兼营药物中转、兑药材,促进南北方药材交换和流通,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比较注重产地选择,四川、两广的药材以质好、量多而闻名于世,至今仍为医药界公认。

  磨剪子戗菜刀是流行多年的老行当,属于叫卖行,南方喊:“削刀……磨剪刀”,声音短促干脆,北方则喊:“磨剪子来……戗菜刀”,声音明亮有节奏感。这个行当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成本很低。赵瑞竹老师收藏的这张明信片比较特殊,出版于上世纪20年代,是手绘画作,手艺人坐在长凳上,磨刀石上,正在磨制一把菜刀,旁边挂着剪刀和小刀,脚下一桶水,用来打湿磨刀石方便磨刀。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896-98589990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