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98-08980898
一个个项目快马加鞭、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场场签约高潮迭起……八月的慈湖大地,万物生机勃发,处处跳动着拼经济、抓建设、促发展的强劲脉搏。
今年以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百亿产业、千亿园区”目标,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性抓手,围绕“高”“新”持续发力,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增长,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贡献慈湖力量。
5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不停运转,光纤收发器、网络交换机等IT设备的核心零件正抓紧赶制生产……走进安徽瑞斯康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入口处的LED显示屏正实时显示着产品车间进行的组装、测试等情况,使整个生产流程变得透明可见,而在相邻的仓储车间,密集的智能仓储货架,运转高效的AGV无人叉车充当起“搬运工”的角色,来回穿梭、行云流水,快速精准地完成物料接收、捡取等一系列工作,这些正是该公司成功打造出的生产过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场景的成果之一。截至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投入达3000多万元,使得生产能耗降低、效率提升,这些都让企业进入更加良性的生产经营状态。得益于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该公司生产智能管控数字化转型案例荣获2024年度马鞍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十大典型案例。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持续聚焦数字化项目推进等工作,全力支持企业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筑新发展优势。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高新区积极作为,组织迈特诺成功申报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马钢表面申报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组织21家企业复核省专精特新名单;完成21家企业申报2025年第一批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截至6月底,慈湖高新区共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7家,高新技术企业181家。
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突破,也为项目建设和招引按下了“加速键”。今年前6个月,慈湖高新区共完成20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0%,超序时进度30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65.3%,超序时进度15.3个百分点;新签约项目28个,其中重大项目8个,重大项目数同比增长300%;新增外资投资100万美元,实现“破零”。
7月25日,慈湖高新区梦之湾国家级众创空间气氛热烈,一场精彩纷呈的“慈引力”之人才项目路演活动在此举办,来自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3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增材制造、金融创新、人才发展等主题,交流分享经验,碰撞合作火花,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活动现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增材制造产学研创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前景与产学研合作方向,引发与会企业浓厚兴趣;佧诺科技技术顾问对复叠式高温热泵项目进行了精彩路演推介。作为高温热泵技术领跑者,佧诺科技复叠式高温热泵项目以其高效节能特性成为焦点,多家企业现场咨询技术合作细节;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科创金融部产品经理解读了科创金融政策,多维度为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融资提供新思路。活动中,还安排了政策推介、合作洽谈等环节,全面介绍慈湖高新区建设成就、未来规划、发展机遇及政策体系等内容。
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坚持人才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常态化开展“慈引力”之人才项目路演活动,重点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为人才项目提供展示舞台,促进创新要素精准对接,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生态。
安徽诺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为一体,致力于工业安全数字化转型的高新技术服务商。作为高新区科技型企业,企业负责人说,企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慈湖高新区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为企业厚植了成长的沃土。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原动力。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强化主体培育,开展全链条精准服务,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的,通过引入智库机构对企业开展“一企一案,一需一策”全方位精准服务,加快构建梯级培育工作,实施分类管理和精准服务,夯实企业创新基础。有效实现了高成长性企业的提质扩量。今年以来,分两批次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4家,其中新申报15家、复审39家;推荐申报省企业研发中心3家、市企业研发中心7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90家,摸排2家企业申报市级“瞪羚”企业。
全周期跟踪培育,全面摸排全区企业现状,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库,确立阶段性目标任务,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做到条件成熟一家,指导申报一家。全方位落实政策,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用好用足奖补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马鞍山市银鼎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订单日渐增多,资金回笼不及时,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较大。前不久,慈湖高新区走访企业时获悉其存在融资困难需求,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实地了解具体情况,并协助银行收集企业资料,为企业测算授信、上报审批流程,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为该企业融资27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一直以来,慈湖高新区坚持把精准服务作为帮助企业“纾困增效”的关键举措,通过抓好机制建设、优化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质量,在“招引、建设、培育”等方面全方位发力,落实惠企政策,疏通堵点梗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以“软实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硬力量”。
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搭建金融超市平台,开发创新“科信贷”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上半年共为25家企业累计解决融资需求1.8亿元,新增“科信贷”产品贷款2940万元,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聚焦企业需求,高新区通过整合企业开办、项目立项、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流程审批服务,设立“为企服务专区”,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模式,自4月设立以来累计办理企业帮代办服务事项227件,涵盖用地预审、规划许可、竣工验收等8大关键环节,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创新升级便民服务举措,高新区持续优化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制度两窗口”举措,实行周末“不打烊”轮岗制度,为企业群众提供“选取企业开办”和“社会保险登记”等高频业务周末无休“不打烊”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延时服务130余次。同时开通涉企服务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破除阻碍企业群众办成事的隐性壁垒。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质效持续提升。今年前6个月,慈湖高新区新签约项目28个,其中重大项目8个,重大项目数同比增长300%;新增外资投资100万美元,实现“破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项目支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国家高新区,慈湖高新区将坚持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找准突破口、迈好关键步,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奔跑不息的劲头,助推高新区破局突围、争先进位,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坚定答好新时代“高新”答卷。(高文亮 刘梅 范倩)